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超教练年薪排行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超教练年薪排行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广州恒大能够超越上海上港的,在2018年还有“球员平均年薪”。从《Sporting Intelligence》获得消息称,在中超薪资排名上,广州恒大平均年薪约为219万美元成为中超第一,而排在第二名的上海上港也只是落后1万美元。
中超进入金元盛世,让这个时代的中国球员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不仅可以在国内联赛中占据一席之地,更是可以在每年轻松入账数百上千的高额工资,金元足球确实可以推动足球联赛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反效果,大部分年轻球员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极为安逸,没有赴欧留洋的远大志向,却只有回国踢球赚钱的俗气思想,正如名宿孙继海曾经所说的一句话那样,中国足球,技术还没起来,球员就已经富起来了。
近日《南华早报》就报道了目前中超球员的薪水,根据一份体育薪资报告显示,目前中超球员的平均年薪已经高达10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43万人民币,相信这一组数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即使是一份月薪1万的工作,一年也只有12-15万左右的收入,对比中超球员743万的年薪,显然是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赚到如此高额的薪水。
这也不得不说,中超联赛的钱实在是太好赚了,只要能够在中超踢上比赛,坐稳球队的主力球员,年薪过百万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除了比赛和训练,其他时间都在考虑怎么花费他们的高额工资,对于这样的“高薪低能”职业,只能说是太爽了。这也难怪为什么如此多外援会选择来中超联赛效力,因为这里的丰厚薪水,足以让他们下半辈子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当然,运动员毕竟是运动员,足球赛事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运动,拥有着极大的市场经济效应,球员们可以拿到如此丰厚的薪水,其实并不奇怪。而且这也不仅仅只是中超,在欧洲五大联赛同样如此,西甲联赛的球员收入,也相当于基本国民的124倍,而英超联赛的球员收入,也有115倍之多,可想而知,作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即使在相对低级别的联赛效力,所赚取的收入,也绝对不会低。
中超联赛用的裁判是兼职性质,裁判们也就谈不上年薪。这些绿茵场上的黑衣法官平时都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到了比赛时根据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的安排,进行具体比赛场次的执法。
执法一场中超联赛的酬劳,主裁判6000元,助理裁判4000元。有些裁判为了增加收入,还主动请缨执法中甲联赛。中甲联赛的酬劳更低,主裁判2300,助理裁判1800。
一名主裁判级别的足球裁判员,一年能够执法的职业联赛场次有限。一般来说,他们每年在兼职裁判工作中,能够挣到10万元出头。这笔钱作为兼职收入看上去不算低,但在如今物价飞涨的年头,每年10万元额外收入能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善也是有限,除了能让手头宽裕一些外,不能给生活带来质的改变。
2019年中国足协试水了职业裁判制度,马宁、傅明和张雷三位在国内颇具知名度的和新闻性的裁判受到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聘用,成为中国职业足球联赛中的第一批职业裁判。据信,他们的年薪在50万左右,再加上每年执法比赛的津贴,总的年收入大概在70万左右。
这样的收入在中国可以妥妥地进入中产阶级行列,相信能够打动不少仍属兼职性质的裁判,让他们在足协进一步扩大职业裁判队伍时,下定决心辞去原来的铁饭碗,走职业裁判的道路。
另外,中国足协还聘请克拉滕伯格和马日奇两名外籍主裁判专职执法中超,此举一度带来轰动。
特别在是2016年完成足总杯、欧冠和欧洲杯决赛三连吹的克拉滕伯格,他被中国足协花了大代价从竞争对手沙特足协手中抢下,以400多万的年薪网罗门下,这是他执法英超时收入的5倍。足协引进高水平裁判的目的,一是为了树立执法标杆样本,帮助提高本土裁判执法水平;二是为了在关键场次的敏感比赛中,启用外籍主裁判可以避嫌。
中国足球裁判来自各行各业,最主要的来源还是各大高校,体育类院校的教师或者综合性院校的体育教师。比如,金京元、沈寅豪、马宁、孙葆洁、陆俊等人就是综合性院校的体育教师;黑小虎、李海新、傅明等人就是体育类院校的教师。这些裁判组成了中国足球裁判界最大的学院派系,2020赛季鲁能论文风波,让中国球迷见识到这个派系的强大力量。
中国目前的足球裁判选拔制度还是充满计划经济色彩,各级别裁判由各级足协推荐、选拔和考核,滞后于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其实,可以效仿英超联赛的路子,由专业的裁判员培训、考核公司负责这项工作,并对独立开展执法工作的裁判发薪,这样的公司与职业联盟之间属于劳务发包的性质。
足协能对裁判工作插手的程度自然就会降得非常低了。
有媒体曝光了目前中国足球裁判的薪金标准,一时间引起广大球迷的热议。根据足协的标准,一场中超的主裁判税前薪资为6000元,助理裁判、第4官员以及视频助理裁判等都为4000元一场。看似单价颇高,但一名主裁判一个赛季下来究竟能挣多少钱呢,我们不妨来算一下:
1.亚足联精英裁判
像马宁、艾堃、傅明等这种级别的亚足联精英裁判,只要没有特殊原因,几乎每轮比赛都能得到执法任务,但是也并不是每场比赛都能当主裁判,还要穿插着做第4官员和视频助理裁判。根据以往的观察,这些裁判差不多吹两场主裁判然后当1场第4官员,有时还会当视频助理裁判,1个赛季30场中超比赛,最多能吹20场主裁,5-6场第4官员,4-5场视频助理裁判。那么在中超联赛的执法过程中,全勤的情况下这些最顶级的裁判一赛季能拿到税前16万元,扣过税之后只能剩下13.5万元左右。当然,除了执法中超,这几名裁判还会执法一些国家队比赛、亚冠联赛、足协杯或者中甲赛事等,但加起来满打满算一年税后也到不了20万元。
2.国际级裁判
目前,中国现役一共有7名男性国际级主裁判,除了上述3人外,还有张雷、顾春含、关星、沈寅豪,这几名裁判执法的频率明显没有马宁等3人高。1个赛季下来,每人能执法差不多15场中超,5-6场第4官员,4-5场视频助理裁判,税前收入为13万,扣完税还不到10万。再加一些足协杯和中甲联赛第收入,收入也就12万左右。
3.国家级裁判
国家级裁判中,黄烨军、王哲、王迪、黑小虎、石祯禄等几人执法中超联赛的频率相对较高,一个赛季差不多能吹10场左右的中超联赛,5-6场第4官员,4-5场视频助理裁判。1个赛季下来,税前收入差不多10万,扣税之后也就8万。把执法中甲联赛的收入和足协杯的收入都算上,勉强能达到10万块。
一般的国家级裁判,每年最多执法4-5场中超,20场左右的中甲联赛,税后收入也就6万元左右。
当然,目前中超的裁判都是兼职性质的,他们中大部分人的本职工作都是大学或者中学体育老师,执法中超的收入属于额外收入。
肯定会有球迷说了,1场比赛90分钟就能挣6000块很高了,但是你看到的只是表面,台前一分钟台后十年功。能吹到中超的裁判员,至少要经过10年几百场低级别比赛的历练,并且按照规定,执法中超的裁判员必须在赛前1天到达赛区,赛后1天离开,加上在路上的时间,至少需要3天。
还有,1场中超比赛,主裁判的跑动距离跟中场球员差不多,得9公里左右,要知道9公里的变速跑对人的体能消耗很大,并且还要迅速判断和反应场上出现的情况,主裁判必须要有良好的体能储备。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休赛期,裁判员一周至少要拉练3次10公里跑,赛季中,一周也至少需要跑1-2个10公里储备体能。此外,执法中超的国际级裁判以及国家级裁判都需要掌握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当然裁判们除了执法,还要参加各种培训以及每年都要集训等等。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的足球裁判来说,除了最顶级的那2-3个外,一般裁判员单纯吹比赛挣到的钱算比较低了,很多人都是因为热爱才成为兼职裁判的。
裁判的产生需要去学习足球规则、裁判法,然后参加裁判考级。从三级裁判考起,然后二级、一级、国家级到直至国际裁判。成为中超联赛的裁判至少应该达到国家级裁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超教练年薪排行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超教练年薪排行榜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英超进球数相同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421阵型优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实况2013转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坎贝奇《品味人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统欧洲足球十大...